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动态 >

3岁接受面试培训,学前掌握3000汉字
时间:2018-08-11 18:56来源: 互联网 点击: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题:3岁接受面试培训,学前掌握3000汉字——幼升小果真需要如此“衔接”?

  新华社记者胡浩、吴振东、周畅、潘旭

  语文、数学、英语、面试技巧、仪容口才……本应恣意奔跑嬉戏的年龄,许多孩子却被家长塞进教室接受“幼小衔接”培训。

  疯狂的培训

  在上海一家专为应试民办小学招生而开设的“幼升小精英培训班”,孩子们拿着平板电脑做题,并模拟升学面试一般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个培训班里,最小的孩子仅有2岁半。

  当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中班孩子的幼升小课程时,一位姓杨的老师反问孩子此前有没有上过拼音、英语培训班。记者回答说“没有”后,这位老师反复强调,必须抓紧了,时间不多了,“因为已经荒废了两年”。

  杨姓老师给记者介绍了一个让孩子“迎头赶上”的方案:暑期里孩子每天来机构学习,开学后每周来两次,收费3万元。按照这家机构“幼升小”孩子的知识标配,幼儿园毕业前孩子要掌握3000个汉字、100以内加减法和简单的英语会话,此外还要基本掌握汉语拼音。

  在上海,幼升小、小升初,一直是家长择校的重点环节,其中以竞相追逐知名民办中小学为主流,某些“第一梯队”民办学校招生甚至百里挑一。

  部分民办小学采取面谈方式招生。“不能告诉老师自己爱看动画片、玩游戏,不能说自己的外号是‘小霸王’‘小淘气’,也不能说平时父母没时间陪,都是姥姥姥爷陪着……”某“幼小衔接”培训机构的老师反复提醒孩子们,按照事先背好的标准答案回答老师提问,万一老师问了其他问题,也一定要说“好的一面”。

  安徽合肥一家培训机构自称“已成功开办幼小衔接教育五年以上”,该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我们会重点教宝贝怎么表现自己,以便更好地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喜欢。”

  焦虑的家长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沈阳等在内的19个热点大城市幼升小就近入学率已达到99%。既然绝大多数小学都已实现就近入学,为何“幼小衔接”培训仍然大受追捧?

  记者采访发现,部分民办小学可以通过面谈等方式选择招生,这成为培训机构紧盯的市场。它们倡导超纲早学,培训具有极强的应试针对性,家长也在机构营造出的“鸡血”环境下越发焦虑。

  广州李女士的孩子暑假后即将升入大班。为了明年的幼升小,李女士已经搜集了厚厚的攻略:某某小学面试时家长和孩子分开,会考孩子算数题、画画、跳绳、叠被子等;某某小学面试时有三个老师,第一个老师问姓名、来自哪里,然后计算题、英文从1数到10,第二个老师考看图说话,第三个老师问父母电话号码、工作内容……

  “每个民办小学的要求都不同,培训班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李女士说。

  即使是打算就近进入公立小学,家长们也普遍担心如果孩子“零基础”入学,会跟不上进度,遭到老师“嫌弃”,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小学一年级时,今日新闻,通常大部分学生都提前学了拼音、计算,老师就会随着‘大部队’的进度走,一个星期就教完拼音,没学过的孩子就跟不上了。”正在某培训班等着接孩子的曹女士认为,即使小学可以就近入学,今日新闻,但孩子将来总要面临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

  “中考就是一道坎。倒在坎下的,可能就是不一样的人生。”北京一名6岁孩子的家长孙东说。

  正本清源的责任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对于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小学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园组织测试等行为的,将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通知还强调,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范和生认为,仅靠禁令仍然不够。整治“幼小衔接”乱象,要看禁令是否得到了真正落实。主管部门要走出办公室,到那些违规的小学校、幼儿园去,到火爆的培训市场去,看一看禁令发出后的成效。工商等相关部门也要切实负起责任,相互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从根本上说,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一方面,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让家长们从容地为孩子选择教育路径;另一方面,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改革也应跟上,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大众时报》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众时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及时与《大众时报》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图片

Copyright © 2005-2024 大众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