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动态 >

暑期恋上“泡馆” 有学生读者朝九晚五不缺席
时间:2018-08-11 18:48来源: 互联网 点击:

暑期恋上“泡馆” 有学生读者朝九晚五不缺席

  暑期过半,图书馆无疑成了孩子们的新天地。近日,天府早报记者来到位于天府广场旁的省图书馆,只见大厅里来往着不少背着书包的学生读者,孩子们有的是为了读本好书,有的则把这里作为自习备考的好去处。2017年春节后,省图的青少年阅览室正式启用,6至14岁的小读者有了“专属”阅读区。“今年暑期,这里平均每天会接待1000多位小读者,”阅览室工作人员李文娟透露,“我们鼓励小朋友锻炼自己的读书能力和技能,培养他们运用图书馆的能力。”

  暑期学生读者明显增加

  10点已“一座难求”

  7日上午,一场暴雨侵袭蓉城。尽管如此,当天府早报记者上午10点来到省图二楼时,这里已是“一座难求”。阅读者手里的书,有的贴有图书馆的图书编号,有的则是一本本考试练习册。今年11岁的徐英为,正翻阅刘慈欣的《超新星纪元》,他对刘慈欣的书很着迷,此前《三体》就读了好几遍。徐英为的妈妈说,儿子拿到一本喜欢的书,可以安安静静地在图书馆坐一上午。据省图方面的数据,7月29日入馆人数为11742人次,7月31日为7365人次。由于正值暑期,泡图书馆的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数量增加明显。

  据媒体报道,深圳大学城图书馆近日颁发新规定:14岁以下儿童谢绝入馆,今日新闻,此举引发热议。对于上述规定,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7月31日表示,图书馆的定位是服务于教学科研,主要服务对象是成年人,馆内设施均按照成人标准设置,不适合少儿阅读。近年来,由于入馆人数增多,太多儿童入馆影响了成年人阅读,相关投诉日益增多,而且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不到位,给图书馆的管理造成了很大困扰。天府早报记者了解到,四川省图书馆对阅读者的入馆年龄没有限制,刷身份证即可入馆。虽然在记者的询问中,不少家长表示会告知小孩“文明阅读”,但自律性差一点的孩子,吵闹、跑跳等现象也难免出现,“如果遇到类似(儿童喧哗影响他人阅读)投诉,工作人员会通过引导劝诫等方式去阻止。”省图书馆流通阅览部主任郭宇说,“为了给大家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还会利用志愿者活动服务读者。”

暑期恋上“泡馆” 有学生读者朝九晚五不缺席

暑期恋上“泡馆” 有学生读者朝九晚五不缺席

  少儿阅览部每天迎千人

  有孩子每天“泡馆”

  天府早报记者发现,在省图,有一处专属孩子们的阅读区——少儿阅览部。走到一楼,按照馆内的指示牌,很容易就能找到。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幼儿阅览区,穿过一条彩色通道,便来到了青少年阅览区。一个醒目的“读者须知”立在门口:该区域文献适合6至14岁儿童阅览;图书、期刊等实行免证阅览,暂不外借;食品、饮料等有损文献和设施、设备的物品及非本馆文献资料不得带入;每人每次最多取阅两册,阅毕图书请放在还书车上,不要乱插乱放,自觉保持书架整齐……

  和幼儿阅览区在整体布置上风格相似,这里的墙面、桌椅,都有明亮、丰富的色彩元素,点缀的卡通漫画,更加贴合小孩子的心里特点。阅读区工作人员李文娟介绍,阅读区常设座位130余个,暑假期间,来这里的青少年读者也多了不少,大概每天能达到1000多人次。“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让我印象很深,他的爸爸在附近工作,这个孩子每天上午9点就会来看书、练字,直到下午5点闭馆的时候离开。”李文娟说,现在不少小孩知识面广,有自己的阅读计划,知道自己想要看什么书,而不是在书架旁闲逛。“有些小朋友三五结伴而来,有时会相互讨论,我们就会提醒他们小声些,今天新闻,别影响到其他小朋友。”她笑言,“不过能来图书馆看书的小读者,通常都是对阅读恋恋不舍的。”

  用色标分类2万册图书

  鼓励孩子锻炼阅读

  据了解,青少年阅览区共有图书2万余册,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及综合类、外文读物、中国当代小说等13个种类,并用色标进行了区分,“这也是为了方便孩子们更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李文娟说,科普类、军事类、儿童文学类图书都很受小读者欢迎,其中,“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查理九世》系列、《斗罗大陆》系列读物翻阅率都比较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大众时报》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众时报》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及时与《大众时报》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图片

Copyright © 2005-2024 大众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