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军迷废品站发现机密 称上交国家受表扬
中国一名军事历史爱好者在附近的回收站以不到 1 美元的价格买到了四本旧书,他似乎有了惊人的发现:它们是机密的军事文件。警惕性极高的他,上交给了国家,堵住了军事秘密被间谍的漏洞。
据美联社称,周四,中国国家安全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一消息,赞扬了这名退休男子拨打热线举报此事。该部门只透露了他姓张,并没有说明这些文件的内容。
“张姓者为自己‘买’了国家的军事机密书带回家而感到庆幸,因为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买走,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中美对抗不断升级、两国都越来越担心机密信息被窃取或转移的背景下,这一活动似乎旨在提高人们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据帖子叙述,张先生曾就职于某国企,喜欢收藏军事报刊,在回收站捡到两袋旧书,花了6元钱买了4本。
帖子称,张某报告了此事后,国安人员赶到该派出所。经过调查,他们发现,身因为两名负责销毁了200 多本书或文件的军队工作人员并没有销毁这些书,而是把它们当作废纸卖给了回收中心,总共 30 公斤(65 磅),售价约为 20 元人民币(2.75 美元)。
据称,特别工作人员已没收了这些书,军方也已堵塞了处理此类材料方面的漏洞。
关于情报机密的报道图片 资料照片 AP - Jerome Delay
美联社说,中国的国家安全机构和法律体系不透明,因此很难分辨什么才算是国家机密。
近年来,在中国运营的中外咨询公司因持有或分享经济信息而受到调查,这显然扩大了国家机密的定义。
办公室自拍照引发出卖情报案?
中国国安部再公布一起间谍案。官方指一名在某涉密部门工作的员工,喜欢在办公场所自拍并上传至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此人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策反,并出卖大量内部涉密文件。不过,当局并未说明事发时间、地点和出卖了什么情报。
本周五(14日)中国央视新闻援引中国国安部消息,当天,国家安全部公布一起因在社交媒体平台泄露自己涉密人员身份,而遭到境外间谍机构策反的案例。据报道,在某涉密单位工作的赵某,喜欢在办公场所自拍并上传至网络社交媒体平台,还时常在与网友的互动中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其中,一位“热情”网友对赵某的工作表现出浓厚兴趣,经常打探其具体工作内容,并表示可出大价钱“购买”赵某单位的内部资料,并提出最好能够提供涉密材料。
报道称,赵某虽然已经意识到对方可能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但在金钱的诱惑面前,还是越过了红线,出卖了大量单位内部涉密文件。赵某已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审查,他将面对法律的制裁。
中共宣传称受金钱诱惑出卖大量涉密文件
湖南省株洲市公安局前派出所副所长郭闽就国安部公布的上述间谍案情,当天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国安部门并未交代案件所涉及的部门,只说把在涉密单位办公室自拍的照片公开,却未说明是哪一个单位,其公布的案情模糊:“泄涉密也没有讲,我认为这种事杜撰的可能性更大。当局数十年来树立的这类典型,有几个让人相信是真的,都是为了配合当前政策的需要,警告你们(网民)不要撞到这个枪口上,起到警示作用。”
据央视报道,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往往会潜伏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暗处,从广大网友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发布的文字、照片、视频等信息中,分析寻找我涉密接密人员,并伺机展开“猎密行动。”
旅居美国的时事评论人士陆军对本台说,中国官方这次公布的间谍案带有许多疑问:“它完全是一个编造的案子。因为众所周知,中国的社交媒体被严密监控。不仅仅是社交媒体平台公司的监控人员,昼夜不停的监控,而且也有中共宣传部门,还有公安网监部门。在层层监控之下,所谓的间谍要通过社交媒体和涉密人员联络,售卖情报等,这毫无可能性。”
反间谍法7月生效 抓间谍运动化
新修订的中国《反间谍法》将于今年7月生效。上半年,中国安全部门多次公布破获的间谍案。陆军认为当局此举有两个目的,其一,就是把抓间谍、宣传反间谍法庸俗化,使得网民人人自危,并形成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产生敌对情绪。第二,警告网民不得在社交媒体发表不利于政府的言论。
熟悉中国公共安全的郭闽认为,官方所谓抓间谍的宣传犹如一场群众运动。他说:“现在所谓的抓间谍是当局已经习惯于这类运动。一抓涉密者,他们就以运动的方式进行,包括最近要检查入境旅客手机也是中国抓间谍大环境的需要,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有这类宣传,抓几个典型。这几十年来,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是这种套路。”
4月15日是中国国家安全日,当局公布过去十年破获的十大案例,其中包括“爱国”侨领梁成运、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凯以及台湾学者郑宇钦等间谍案。其后,中国国安部发出警告,海外工作人员成外国间谍机构目标。